当前位置 : 江苏汽车网 >> 汽车新闻 >> 车界新闻 |
高田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 安全气囊不安全 |
纸包不住火。随着连串汽车企业召回搭载高田气囊的汽车产品,“高田气囊门”刷新了汽车召回规模的纪录,隐瞒逾10年的缺点问题最后被坐实。 有关统计显示,自2008年高田缺点气囊问题被曝光以来,截至2014年年底, 寰球已经累计召回超过2400万辆问题车辆。加上今年5月本田、丰田和日产召回的将近1200万辆以及6月斯巴鲁在华召回的1002辆翼豹车型,召回的数目已经累计超过3600万辆。 据了解,高田生产的气囊增压泵在弹出时可能会猛然迸裂,导致金属碎片飞向车内。而这一问题当前被认为与6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有关。 事实压力下,此前向来 回绝 抵赖问题所在的高田,态度终于出现了改变, 抵赖气囊增压泵存在着更 宽泛的 构造性问题,并在近日 示意将 批改导致大规模召回事件的问题安全气囊设计。 当前,高田占据着 寰球气囊市场20%的份额,召回事件的 连续发酵势必会对其以及整个行业造成冲击。在高田气囊危机 暗影的蔓延下,或将促使人们再一次 扫视安全气囊的安全性。 自食恶果 5月19日,高田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以下简称“NHTSA” )的联邦安全监管部门一起发布一则申明称,由该公司生产、销往美国的约3380万个汽车安全气囊存在安全隐患,同意召回。之前向来 回绝 抵赖旗下气囊存在缺点而不 宣告召回的高田,终于低下了 清高的头颅。 但是据《纽约时报》报导,这样的情况在十多年前就被高田的工程师所发现,并对公司提出 担心,但这并没有引起高田的 重视。“高田在2004年就 机密测试了安全气囊的缺点,比公司官方 宣告早了四年,不过高田在2004年的测试只进行了三个月, 而后便销毁了探究 材料。”报导中称。 自2008年起,高田的气囊问题开始逐步被披露。但 即便各个 使用其气囊的车企召回数量不断 扩充,高田对此仍置若罔闻,称是“汽车生产商自己的 行动”。今年2月,不配合美国监管部门 有关 考查工作的高田,被处以每日1.4万美元数额的罚款。 受高田问题气囊影响,继本田、丰田以及日产之后,马自达、三菱以及富士重工都相继 宣告了召回。 不仅如此,这一危机也逐步蔓延至中国市场。去年12月,本田汽车通过在华两大合资企业—广汽[报价 4S店]本田[报价 4S店]和东风本田[报价 4S店]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 方案, 宣告将召回569769辆汽车。今年,广本再决定自2015年7月13日起,召回2002年10月30日至2007年12月28日生产的 部分2003-2008款飞度牌及2007-2008款思迪汽车,共计413452辆。另外,东风本田也因同样的气囊隐患召回 2004年2月13日至2007年2月28日期间生产的CR-V,共计67141辆。 而天津一汽[报价 4S店]丰田、东风汽车[报价 4S店]、日产中国以及郑州日产[报价 4S店]同样不能避免, 宣告将召回威驰、花冠、阳光、蓝鸟、 部分进口途乐以及进口奇骏等车型,总计57万多辆。 规模 硕大的召回重创着高田的经营。因为召回事件影响,2014财年高田净亏损约2.23亿美元,同比2013年的约2.08亿美元有所递增,召回事件影响仍在 接续。 寰球格局或生变 早就发现问题的高田,为何仍对如此重大的产品缺点 取舍 忽视?是 依附高田的技术 威力 无奈解决,还是汽车创造商对其的依赖造就了今日双输的局面?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王宏雁 传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固然高田对外 声称导致缺点的原因还没找到,但这背后的 实在性惟独企业 本身才清楚,外人不好作评论。“但气囊从设计到工艺,到创造再到 品质 巩固性的操纵, 波及很多管理方面的因素。或许它每个环节出现的都是小问题,但这些小问题累积起来便是一个大问题了。” 普通来说,安全气囊重要由传感器、气体 产生器、点火器、气囊以及操纵单元(ECU)等构成。其中,ECU和传感器是气囊创造的核心技术,当前仅被德国大陆(Continental)、德国博世(Bosch)与高田少数几家零部件厂商所 主宰。 寰球 规模内, 可以独立生产或实现大 部分生产安全气囊的公司有瑞典奥托立夫(Autoliv)、日本高田、美国天合(TRW),还有中国国内的东方久乐。其中,80%左右的份额掌控在奥托立夫、天合以及高田手上,而高田所占份额大概为20%。 一位不愿具名的在国内从事气囊行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召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高田短 工夫内的市场份额势必会被奥托立夫和天合所瓜分,但因为气囊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普通企业难以进入, 因此整体供给链的格局不会 产生太大 变迁。早前奥托立夫便 宣告,公司将在2016年之前生产2500万个气囊,以替换高田的缺点产品。 为此,上述业内人士 示意,正是因为高田向来以来都是与日系车企合作较多,加上气囊行业的特别性,才最后导致日系车企与高田一起陷入这 硕大的危机中。 家喻户晓,像本田、丰田一类的日系车企,在供给商上的 取舍都非常 关闭,各自有自己的一套供给商,并且大多数都持有股份。 值得 留神的是,在本轮召回风暴中受影响最大的本田, 仿佛正 奋力作出改变。据路透社报导,本田汽车社长伊东孝绅已下定 信念改变日本汽车业传统的部件 洽购与技术供给 模式,将在 将来两年的新任期内 保持执行 改造 方案。例如今年5月在日本推出的新车Shuttle,就已在宣传中明确 示意不 使用高田气囊,而改为采纳高田竞争对手大赛璐的气囊。 国内气囊 标准难统一 高田气囊危机只不过冰山一角。有 综合认为,安全气囊已经陷入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的安全危机漩涡。 有关数据显示,安全气囊问题是导致2014年北美市场汽车召回的最大因素,美国市场2014年 波及安全气囊故障缺点召回的车辆达2180万辆,占车辆召回总数的34%。而在中国市场上,据中国汽车 品质网 信息,2014年的国内市场汽车召回案例中,因安全气囊及气体 产生器等问题 施行召回的案宗达到了20次左右。 高田气囊危机的爆发, 不仅对国际一众气囊生产企业与汽车厂商造成影响,更为在这方面仍欠缺 定然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气囊企业敲响警钟。 “通过这么多年的技术引进后,中国气囊创造企业的水平当前来说是 比较高的。 固然在某些方面我们 依旧还是处于向外资学习的过程,但这种学习也是在不断地 普及。从 本身的设计来说,国内的气囊企业还是 主宰得不错,很多问题不是在于他们会不会设计,而是在进行成本操纵的时候,怎么和整车企业的 品质要求、性能要求去匹配,从而做到最好。”王宏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而前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向时代周报记者 示意,以国内的东方久乐为例, 固然在技术研发 威力上与高田、天合以及奥托立夫有所差距,但还是有机会抓住一 部分的中低端市场。 此外,在汽车消费市场上有关气囊的维权纠纷时有传出,有 综合师评论称,这很大程度与国内气囊 标准的缺失与 事变鉴定较难进行有关。 “气囊 标准不可能有国家 标准的,因为单个气囊的 掩护作用是体现不出来的,是要把其与整车匹配后,再去考验整车的安全性能。所以说气囊 本身国家并不会出台 标准的,但是每一个气囊生产企业都会有自己 标准。”王宏雁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固然在 事变 产生后消费者 可以找第三方的鉴定机构做 事变鉴定,但 事实中因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在这方面始终处于弱势。“真正触发气囊的条件与普通人眼中看到的碰撞情况之间是有差别的,这也是导致很多消费者对气囊 报怨的原因之一。”王宏雁说。 |
上一篇:中韩自贸协定汽车是例外
|
想便宜点买汽车吗?参加江苏汽车网组织的汽车团购行动吧,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砍价。4S店提供包车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动的价格,呵呵,还不报名去!GO >> |
百度中 高田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 安全气囊不安全 相关内容 | |
Google搜索中 高田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 安全气囊不安全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