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江苏汽车网 >> 汽车新闻 >> 车界新闻 |
充电难+负债经营 新能源车发展难题怎么破? |
本文关键词:新能源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与 寰球汽车创造强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其中一些领域甚至更具优势。我国已经成为 寰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在 要害技术方面逐步 获得 打破,并加快抢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汽车工业迎来前所未有的 机会。 业内人士 广泛认为,接下来5年 工夫,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快成熟,产业格局 构成的“窗口期”,国家产业 搀扶力度不能松弛, 将来发展有待 依附市场和政策两个“轮子”同时驱动。
![]() 新能源汽车产业风生水起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世界各国 应答能源及环境压力,在新一轮 寰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的 策略性 取舍。近年来,我国 大力 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 动机显著。 寰球知名 策略管理 征询公司罗兰贝格近期发布《2017年第二季度 寰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显示,中国首次在电动汽车发展指数排名中 获得 寰球第一。 我国汽车工业向来以来未能实现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领域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收效甚微,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与 寰球汽车创造强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其中一些领域甚至更具优势。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企业在新能源汽车 要害技术上实现 打破,并加快抢占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我国汽车工业迎来前所未有的 机会。 首先,我国已经成为 寰球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 快捷发展。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 打破2800万辆,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已成为 寰球最大生产销售市场。五年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惟独1万辆,现在已达50余万辆,累计推广超过100万辆,在 寰球市场中占比超过50%,而 寰球新能源汽车潜在市场容量达8万亿美元。 江铃 集团董事、江铃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年风认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 跨越式发展,但是占整个汽车市场的份额仅约1.8%,这 象征着我国新能源汽车 占有很好的发展 机会和前景。“谁 主宰了新能源汽车,谁就 主宰了 将来的汽车板块的 积极权,整个工业布局都会 产生 变迁。” 其次,我国新能源汽车 要害技术逐步实现 打破。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新能源车在“三电”,即电池、电控、电机方面还与先进水准存在差距,但差距不断缩短,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我国研发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江西赣州的电池企业孚能科技所生产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已超过特斯拉 使用的日本松下电池。其所研发的电池管理系统, 可以将电池包内电池间温差操纵在2℃以内,大幅度 蔓延了电池的 使用寿命。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认为,中国已经 主宰了一些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产业链的利润点也都在掌控之中。 作为传统汽车创造商代表,刘年风认为,电机方面我国也并未落后,尤其是先进的高铁电力驱动技术已被 引用进新能源汽车创造,成为技术优势。但北京汽车[报价 4S店] 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管理部部长詹文章指出,国内智能汽车从感知、计算、操纵的核心 设施还依赖进口,需求 加强技术攻关。 再次,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赶超 机会期缩短。 今年9月初,工信部 泄漏其已经启动 停留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 工夫表的 有关探究,将会同 有关部门制订我国的 工夫表,这一 行动 标记了我国正式将全面禁售燃油汽车工作提上日程。这是工信部针对燃油汽车禁售的首度表态。此前,欧洲多国已经 宣告全面禁售燃油汽车 工夫表,个别车企也 示意 将来将只售电动汽车。种种迹象表明,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早已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逐步明确,加上中国 跃然纸上的碳积分政策,一些长期对新能源汽车持 观望态度的竞争对手将开始行动。积分政策执行后,自主品牌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很多合资车企可能将不得不通过购买我国自主品牌 充裕的积分来实现 本身达标。 “事实上跨国车企有足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品储备。”江西宜春市锂电新能源发展局局长罗智勇认为,一旦跨国车企开始大量导入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就必须在短 工夫内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 打破,推动产品 晋级换代。
![]() 政策适应力有待 加强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面临成本过高,产业 搀扶政策力度不够,充电桩等配套 根底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从导入期到成长期的 要害拐点,产业成熟度还不够。近期的产业政策调整,让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感觉到明显“吃不消”。 首先,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 利用补贴退坡过快,企业降成本压力 硕大。“一年退坡20%,到2020年 取缔补贴,这不太 相符企业降成本的 法则。”一家老牌客车厂副总告诉记者,前些年因为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导致国家 搀扶政策收紧,但因为电池 材料价格上涨,成本消化起码还要两到三年 工夫。“现在便是逼迫车企拼命地降成本,原来用8毫米的钢板,现在减用6毫米的钢板,风道原来是铝管、铜管,现在改用塑料管,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减低……” 上海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技术负责人朱军 感慨,上汽3万辆新能源汽车卖了70多亿,但企业研发投入就超过70亿, 摊派下来是 折本的。 刘年风 担心的是国家 延迟 取缔新能源汽车 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种说法是2018年可能就 取缔免 购置政策,现在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很 要害的时候,国家的政策不能太冒进。”另外她指出, 即便现在有补贴的阶段,补贴资金也需求车企先行垫付。公牌购车,要跑完3万公里 威力拿到补贴,企业垫付的补贴资金就要压3年,这对于创业性企业来说难以 承受。 其次,国家产业政策不足连续性,企业政策成本 累赘 沉重。多家车企负责人提到新能源汽车布告 适度管理。企业反映, 几乎每年的布告都要作废一次,排队申请一个车型的布告,企业要 花费300万,一年申请10个车型就要投入3000万元。“今年达标的车辆,明年就不达标了,假如不提前 解决完就成了废品。” 动力电池企业迪比科副总经理刘钱根介绍,与他们合作的车企 厄运地上了今年的第一批布告,所以他们现有80%的负荷在 运行。而他们了解到,一些电池工厂因为合作车企车型未上布告目录,百分之七八十的产能已经停产。2016年从7月到12月这个 工夫段,全国有3000多个车型因为来 不迭申报目录而停产。 再次,充电桩、电力资源配置等 根底设施问题仍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掣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截至2017年4月,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 打破17万,城际高速快充站的“六纵六横两环”格局初显。而在一些新能源汽车热售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充电基建矛盾大幅度缓解。 不过,与超过17万的数量 构成对比的是,这些充电桩的 均匀 使用率不足10%。从数量上看,充电桩近两年“一路狂奔”,但在数量剧增的背后,整个行业尚处于粗放发展跑马圈地中。当前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为11万辆,是 寰球新能源汽车 占有量最大的城市,据不 彻底统计,充电桩约有8.6万个。不考量充电桩类别粗略计算,上海的车桩比已经达到了1.2:1,却依旧充电难。 从全国来看,与各地投资新能源汽车和锂电产业的 广泛 热忱相比,充电基建还存在严峻的区域不 均衡。刘年风介绍,当前江西全省惟独4000多个充电桩,且利用率低。她介绍,建设一个 快捷充电桩需求数十万元,投建一个新能源停车场,要 通过住建、物业、城管、电力、消防、规划等十几个政府部门审批。企业投资充电基建动力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也在 奋力改变这一局面。目前,南昌市印发《2017年南昌市新能源汽车推广 利用财政 贴补和 嘉奖 方案》。根据这个 方案,南昌今年 方案 实现506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 指标,其中乘用车4300辆,客车480辆,专用车280辆;年销售3万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可获 嘉奖1500万元,每个全新车型可获70万元研发 嘉奖。充电桩建设单位可获直流充电桩400元每千瓦的补贴。 此外,一些地方电力 根底设施不完善,对于充电与换电的 探讨尚无定论,也让一批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看不准技术路线,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 市场和政策需求齐发力 业内人士 广泛认为,接下来5年 工夫,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加快成熟,产业格局 构成的“窗口期”,国家产业 搀扶力度不能松弛。惟独市场和政策两个“轮子”同时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威力闯出一条 前途。 其一,新的产业 搀扶政策要尽快明确,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策略。记者采访发现,不可能向来靠国家补贴发展,减低补贴依赖性已成为行业共识。但企业当下及 将来几年还将面临高成本、低收益的 困苦局面,亟待后续政策 接续 搀扶。 “很多企业现在都还是负债经营,国家补贴还应该 接续连续五年。”罗智勇 提议,国家补贴 可以一年退坡5%至7%,把补贴周期拉长。他 综合,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是一度电1500元,假如 可以补贴500元,那么续航里程在三四百公里的新能源车价格就 可以降下来。随着技术 普及,量产化程度 晋升,电池成本降到一度电1000元的时候,500元的补贴就 可以 取缔。 和行业里诸多的 观望者一样,刘年风等待国家的后续政策能尽快敲定。 比方碳积分政策,跨国公司纵横捭阖,有关部门已经征求数轮意见,但现在仍不 清朗。“企业发展要做5年规划,国家政策有些是强制性的,有些是 疏导性的,国家不明确,我们下一步的规划就不好做。” 其二,要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配套 根底设施建设。普通消费者因为充电难问题对新能源汽车 望而却步,而资本市场因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低, 无奈营利而不愿进入。当前,为了刺激充电桩 根底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在新能源车补下调之际,上调了充电桩补贴。但 波及场地审批、电力设施 晋级、电力资源配置、物业管理等问题如何高效解决,各地尚无章可循,都需求国家进一步 排除政策 妨碍。此外,多名业内人士指出, 普及补贴额度当然能刺激基建,但是也要 重视补贴考核以及建设利用率,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建设的相辅相成。 其三,国家要 疏导完善产业配套,并提前 应答后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记者采访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彰显调 构造、促转型 成就最亮丽的“名片”,一些没有任何配套产业的地方也在不遗余力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有一些企业跨界创造新能源汽车,其中不乏失败的案例。“跨界做汽车,烧钱三五年都不 定然做得出来。”赣州昶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营运 核心负责人钟智和说。 供给链体系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扩张的速度,导致创造成本难以减低。远东福斯特总裁助理廖正根 提议,国家要 搀扶一些产业基地,帮助 晋升产业配套。 此外,随着前些年销售的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 消退期,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 解决也要提前 疏导布局。“包含汽车企业和电池生产企业,要和电池 解决企业挂钩, 构成回收的路径。”廖正根说,今年全国第一批20万辆新能源汽车开始退役,接下来几年退役电池还会添加。据刘年风了解,当前国内从事电池 解决的企业并不多,电池回收不当就会引起化学 传染。 |
上一篇:日产被曝不当生产 日本产品还信得过吗?
|
想便宜点买汽车吗?参加江苏汽车网组织的汽车团购行动吧,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砍价。4S店提供包车接送,最主要的是提供您心动的价格,呵呵,还不报名去!GO >> |
![]() |
百度中 充电难+负债经营 新能源车发展难题怎么破?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充电难+负债经营 新能源车发展难题怎么破?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