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四川旅游景点 城市:乐山旅游景点
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 从清人谭钟岳这首《圣寺晚钟》诗,可看出该景观绝妙之处,不在古寺犹传圣积名,而在钟声入耳觉清心。清人王日曾在《巨钟》一诗中也咏赞这一钟声:“万金熔铸自何年?长作龙吟散晓烟。留镇山门开觉路,声声高澈大峨巅。” 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幽古。寺外古黄桷树二株,围可数人合抱,从报国寺向此远望,两株黄桷似一大象。寺内文物众多,以普贤骑象铜像、八卦铜钟、铜塔等最著名。八卦铜钟原悬挂于寺内老宝楼上,又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问,为别传禅师所募化。此钟铜质坚固,重达12500公斤,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民间传说:当年,别传禅师募铸好铜钟后,悬挂于圣积寺钟楼上,嘱附弟子们:“我去外地云游,三天之后,尔等始可敲钟,切记!”谁知和尚离寺不久,一小沙弥急想聆听钟声,不顾师父的叮嘱,抡起钟锤便敲,“当”的一声,宏亮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山谷齐鸣,越传越远,一直传到和尚的耳朵里。此时老和尚才走出30华里,一听钟声,神色大变,惋惜地说:“如果三天之后再敲钟,那钟声将会随我传到已走三天路程的地方啊。”
僧人们对声如龙吟、入耳清心的铜钟,在敲打时间和方式上颇有考究。据民国24年(1935年)出版、赵循伯编撰的《峨眉山》载:“其钟每于废历(即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击法有‘慢十八、快十八’之分,随击随念钟偈,每四字一句,每四句一击,凡百余击始止(一说为一零八击),每一击,声可历一分零五十秒。 近闻之,声洪壮;远闻之,声韵澈;传静夜时可声闻金顶。民国25年(1936 年)出版刘上熹的《峨眉导游详记》也说:每月朔望之头夜乃击之,一年之中仅叩二十四次。所谓晚钟者,因和尚于九点后执灯上楼,口诵经偈,俗云钟句子。初则念一句,则叩钟一 次,每句四字,念毕则叩,始缓叩,入后每字一叩,愈念速,则叩愈急。缓十八,急十八,叩至三遍,曰三叩,每叩须诵全文,三次叩钟,共有百零八捶。钟声异常宏壮。另载,晚钟每次叩108击与我国古代的物候历有关。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候应”。以每年12个月,24节气,与72候应相加,其总和正好是108。 1959年,圣积寺废,钟搁置于道旁。1978年,峨眉山有关文化部门将铜钟迁移到报国寺对面的凤凰堡上,并建亭覆盖维护。凤凰堡上参天蔽日的苍杉翠柏,庄重典雅的八角攒尖钟亭,环绕四周百余通碑刻的古碑林,与古拙凝重的巨钟浑然一体,融和了自然美与人文美,不失为一大景观。好事者将前诗略加修改,以示其盛概:
凤凰堡上柏森森,晚钟犹长作龙吟; 纵说僧俗殊信仰,一样入耳觉心清。
晚钟何处一声声?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也应入耳觉清心。 从清人谭钟岳这首《圣寺晚钟》诗,可看出该景观绝妙之处,不在古寺犹传圣积名,而在钟声入耳觉清心。清人王日曾在《巨钟》一诗中也咏赞这一钟声:“万金熔铸自何年?长作龙吟散晓烟。留镇山门开觉路,声声高澈大峨巅。” 圣积寺,古名慈福院。位于峨眉城南2.5公里处,为入山第一大寺,环境幽古。寺外古黄桷树二株,围可数人合抱,从报国寺向此远望,两株黄桷似一大象。寺内文物众多,以普贤骑象铜像、八卦铜钟、铜塔等最著名。八卦铜钟原悬挂于寺内老宝楼上,又名圣积铜钟。铸于明代嘉靖年问,为别传禅师所募化。此钟铜质坚固,重达12500公斤,传为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民间传说:当年,别传禅师募铸好铜钟后,悬挂于圣积寺钟楼上,嘱附弟子们:“我去外地云游,三天之后,尔等始可敲钟,切记!”谁知和尚离寺不久,一小沙弥急想聆听钟声,不顾师父的叮嘱,抡起钟锤便敲,“当”的一声,宏亮的钟声在空中回响,山谷齐鸣,越传越远,一直传到和尚的耳朵里。此时老和尚才走出30华里,一听钟声,神色大变,惋惜地说:“如果三天之后再敲钟,那钟声将会随我传到已走三天路程的地方啊。”
僧人们对声如龙吟、入耳清心的铜钟,在敲打时间和方式上颇有考究。据民国24年(1935年)出版、赵循伯编撰的《峨眉山》载:“其钟每于废历(即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击法有‘慢十八、快十八’之分,随击随念钟偈,每四字一句,每四句一击,凡百余击始止(一说为一零八击),每一击,声可历一分零五十秒。 近闻之,声洪壮;远闻之,声韵澈;传静夜时可声闻金顶。民国25年(1936 年)出版刘上熹的《峨眉导游详记》也说:每月朔望之头夜乃击之,一年之中仅叩二十四次。所谓晚钟者,因和尚于九点后执灯上楼,口诵经偈,俗云钟句子。初则念一句,则叩钟一 次,每句四字,念毕则叩,始缓叩,入后每字一叩,愈念速,则叩愈急。缓十八,急十八,叩至三遍,曰三叩,每叩须诵全文,三次叩钟,共有百零八捶。钟声异常宏壮。另载,晚钟每次叩108击与我国古代的物候历有关。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每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叫“候应”。以每年12个月,24节气,与72候应相加,其总和正好是108。 1959年,圣积寺废,钟搁置于道旁。1978年,峨眉山有关文化部门将铜钟迁移到报国寺对面的凤凰堡上,并建亭覆盖维护。凤凰堡上参天蔽日的苍杉翠柏,庄重典雅的八角攒尖钟亭,环绕四周百余通碑刻的古碑林,与古拙凝重的巨钟浑然一体,融和了自然美与人文美,不失为一大景观。好事者将前诗略加修改,以示其盛概:
凤凰堡上柏森森,晚钟犹长作龙吟; 纵说僧俗殊信仰,一样入耳觉心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