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汽车首页 >> 汽车新闻 >> 新车上市 |
汽车业真的进入严冬了吗 |
本文关键词:汽车 在多数汽车品牌都面临销量下滑、纷纷减产或裁员的灰色背景中,有几个汽车企业的形象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个是东风本田[报价 图片 4S店 新闻] ,今年前九个月,这家企业累计销量达126364辆,每个月平均销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41%,是行业增速的3.6倍,近日又宣布将今年的销量目标提高1万辆;一个是吉利[报价 图片 4S店 新闻] 汽车,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累计销量达12.169万辆,同比增长11.8%,净利润达到2.6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倍;还有一个是上汽通用五菱,今年前9个月,这家企业的销量突破了4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在微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45.6%,比去年同期增长2.3%。 这三家企业有几个共同点:规模不算大,出身不算高贵,产品线也不算丰富,在获得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上,与某些大型国企相比也没有优势。尤其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车,在成立初期,还不同程度地受到资金技术短缺、品牌影响力弱等因素的困扰,并且要面对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初,这类企业被抛进市场自生自灭,但若干年后,它们的表现却比同行更出色、更稳健。 以刚刚度过50周年大庆的上汽通用五菱为例,其前身是一个生产拖拉机的地方性小厂,资金技术一度匮乏;改革开放初期,产品销量下滑,生存难以为继,曾靠生产缝纫机和棉织机应付难关;80年代初转产微型车后,也经历了几度浮沉;2002年与上汽通用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后,进入高速发展期,从2002年的产销12万辆,一跃达到2007年的55万辆。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占据了国内微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达到45.6%。 短短50年,草根出身的上汽通用五菱如何实现了这种飞跃?翻开其发展史可以发现,正是一次次市场危机,为擅长把握市场的五菱提供了发展机遇。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1958年破土动工的柳州动力机械厂是一个地方企业,其面临的资源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远远超过今天的汽车企业,当时工人过的是“早上拆床、晚上铺床”、“竹篱笆围墙”的生活,但就在这种困难形势下,五菱坚持了下来,于1966年抓住市场需求转产拖拉机,并迅速发展成为国家八大拖拉机基地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不再包销工业品,五菱再一次面临生存危机,在研究市场后,五菱转产微型车,并于1998年产销达到10万辆,成为业界第一。此后,更激烈的竞争和企业自身的问题,让五菱的市场份额一度由20%下降到15%,面对困境,五菱又作出惊人之举,2002年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当时,柳州五菱要先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和75.9%的优质资产无偿划拨上汽,其气度与眼光堪称壮士断腕。 然而,市场再一次证明了五菱人的眼光,短短5年间,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就由146648 辆增至552788 辆,市场份额由18%提高到43%,提前两年翻番兑现了董事会提出的8年发展目标。其创造的“中中外合作模式”,也成为合资企业的经典之作。2005年,通用汽车董事长兼总裁瓦格纳曾专程到上汽通用五菱考察,连称自己不是来发表演讲的,而是来学习的,并宣布将上汽通用五菱的低成本运作方式,介绍给其它通用公司分享。此后,通用全球45家工厂的制造总监集体来到上汽通用五菱学习。 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验证了汽车业的一个规律,擅长把握市场的企业总是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例子在全球汽车市场上也屡见不鲜: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汽车销量惨淡,克莱斯勒[报价 图片 4S店 新闻] 、通用汽车转产流线型新车,获得市场认可,一举成功;1970年石油危机爆发,以美国汽车为代表的高油耗车型销量下滑,专门生产省油小型车的日本汽车,却获得市场青睐,并发展壮大起来。 在多数汽车品牌都面临销量下滑、纷纷减产或裁员的灰色背景中,有几个汽车企业的形象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个是东风本田[报价 图片 4S店 新闻] ,今年前九个月,这家企业累计销量达126364辆,每个月平均销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41%,是行业增速的3.6倍,近日又宣布将今年的销量目标提高1万辆;一个是吉利汽车,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累计销量达12.169万辆,同比增长11.8%,净利润达到2.61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倍;还有一个是上汽通用五菱,今年前9个月,这家企业的销量突破了4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两成,在微车市场的份额达到了45.6%,比去年同期增长2.3%。 这三家企业有几个共同点:规模不算大,出身不算高贵,产品线也不算丰富,在获得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上,与某些大型国企相比也没有优势。尤其是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汽车,在成立初期,还不同程度地受到资金技术短缺、品牌影响力弱等因素的困扰,并且要面对高手云集、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当初,这类企业被抛进市场自生自灭,但若干年后,它们的表现却比同行更出色、更稳健。 以刚刚度过50周年大庆的上汽通用五菱为例,其前身是一个生产拖拉机的地方性小厂,资金技术一度匮乏;改革开放初期,产品销量下滑,生存难以为继,曾靠生产缝纫机和棉织机应付难关;80年代初转产微型车后,也经历了几度浮沉;2002年与上汽通用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后,进入高速发展期,从2002年的产销12万辆,一跃达到2007年的55万辆。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占据了国内微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市场份额达到45.6%。 短短50年,草根出身的上汽通用五菱如何实现了这种飞跃?翻开其发展史可以发现,正是一次次市场危机,为擅长把握市场的五菱提供了发展机遇。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1958年破土动工的柳州动力机械厂是一个地方企业,其面临的资源短缺、资金不足等问题,远远超过今天的汽车企业,当时工人过的是“早上拆床、晚上铺床”、“竹篱笆围墙”的生活,但就在这种困难形势下,五菱坚持了下来,于1966年抓住市场需求转产拖拉机,并迅速发展成为国家八大拖拉机基地之一;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不再包销工业品,五菱再一次面临生存危机,在研究市场后,五菱转产微型车,并于1998年产销达到10万辆,成为业界第一。此后,更激烈的竞争和企业自身的问题,让五菱的市场份额一度由20%下降到15%,面对困境,五菱又作出惊人之举,2002年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合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当时,柳州五菱要先将自己的核心业务和75.9%的优质资产无偿划拨上汽,其气度与眼光堪称壮士断腕。 然而,市场再一次证明了五菱人的眼光,短短5年间,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就由146648 辆增至552788 辆,市场份额由18%提高到43%,提前两年翻番兑现了董事会提出的8年发展目标。其创造的“中中外合作模式”,也成为合资企业的经典之作。2005年,通用汽车董事长兼总裁瓦格纳曾专程到上汽通用五菱考察,连称自己不是来发表演讲的,而是来学习的,并宣布将上汽通用五菱的低成本运作方式,介绍给其它通用公司分享。此后,通用全球45家工厂的制造总监集体来到上汽通用五菱学习。 上汽通用五菱的成功验证了汽车业的一个规律,擅长把握市场的企业总是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这样的例子在全球汽车市场上也屡见不鲜:1929年经济大危机期间,汽车销量惨淡,克莱斯勒、通用汽车转产流线型新车,获得市场认可,一举成功;1970年石油危机爆发,以美国汽车为代表的高油耗车型销量下滑,专门生产省油小型车的日本汽车,却获得市场青睐,并发展壮大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