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汽车被“蒙上眼睛” 未来又将怎么发展
图片来源:Unsplash-Hasnain Sikora
近日,长安[报价 4S店]汽车发布的一则公告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该公告称:根据个人信息保护和汽车数据安全的法律要求,长安汽车将从6月30日起,对长安汽车App、智慧云控App、引力域App进行功能调整。
调整后App中将无法使用的功能包括:远程监控(即手机远程直播功能)、360 全景(即手机车外远程拍照功能)、远程智能泊车。
实际上,长安关闭远程拍照功能的举措是晚了一大拍。2021年10月,国家就发布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正式施行,在长安之前,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以比亚迪[报价 4S店]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以及日产等海外车企,都下架了类似“千里眼”访问车外摄像头的功能。
在今天的技术框架下,被摄像头包围的智能汽车,让“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这句话显得耸人听闻。在隐私”裸奔“的乱象中,国家通过制定保护隐私的措施,试着把数据还给用户。
但这也让业内陷入了两难,数据给了智能汽车,怕它作恶,可不给它,智能汽车又不工作。自动驾驶如果蒙上了“眼睛”或成了“近视眼”,未来又将怎么发展?
01 隐私不能“漏”到车外
关闭车外拍照功能,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车外人的隐私信息。
万物互联时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为了不被摄像头监视,人们做出的无奈行为。为躲避楼盘内的人脸识别设备,济南一男子戴着头盔看房,让人哭笑不得;因为拒绝录入人脸信息,郑州一业主回家如做贼已近两年,令人心有戚戚。
如今,每一辆智能驾驶汽车都装备着许多非常醒目的传感器。一辆肉眼可见长满“眼睛”的汽车,必然引起人们对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担忧。
车企将摄像头“上车”的初衷是好的,开发功能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本身并不是原罪。但并不是每件事都会如预期一样发展,也有一些功能在不法之徒利用下,会成为人们隐私泄露的罪魁祸首。
一位汽车博主日前发布了一则视频,高合汽车的行车记录仪可通过车主互联功能接收其它高合汽车的信号,并读取这些汽车行车记录仪内容。虽然高合汽车回应称,该功能在提车时是默认关闭的,开启时会有明显提示,不存在违反信息监管的情况,但仍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反感。
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隐私,国家也在智能汽车发展按下加速键的同时,也给其系上了“安全带”。
《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主要从车内座舱数据、车外人脸或车牌等敏感数据、个人隐私告知三方面,对汽车内外的数据采集、传输、使用进行了规范界定,对汽车数据处理者进行了责权划分。
其中,针对远程监控、拍照或泊车这些会涉及到车外数据的部分,汽车数据处理者应当取得个人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这也意味着,用户在车外直接观看或保存,车辆对外传感器采集的各种原始数据的功能开始被限制。数据从车内到车外,不仅要通过车主同意,同时还需要取得采集车外个人的同意。
近期,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数据安全法规的要求,越来越多车企开始下架相关功能。
小鹏汽车于5月23日暂停了“App端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功能,此前,车主可通过App远程查看车况、控制空调、门窗,也可以查找车辆与遥控摄像头查看车周边环境,但该调整并不影响车辆“哨兵功能”的使用。
比亚迪关闭“千里眼”功能也是因为该功能正在基于最新法规要求进行整改优化,包括汽车收集车外视频、图像数据等等。
同样,东风日产[报价 4S店]也宣布从4月起开始取消智联App远程拍照功能,而公告中也提到了国家数据法规的要求。
“网信办对智能汽车数据合规要求是必要的,也的确会给企业开发带来一些不方便。”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对车市物语称,“但借鉴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看,如果‘大数据应用’对数据采集、使用不加以管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生态创新,的确改变了社会,但是由于政府管理的‘缺位’,也出现了电信诈骗等不和谐音。”
智能手机趟过的路,智能汽车也要走一遍。在朱西产看来,我国政府在智能汽车的产业发展中,及时规范智能汽车数据采集、使用,能够确保智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02 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功能将无法使用?
既然车主不能远程访问车外摄像头,那是否意味着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功能无法使用?
按照已发布的法规要求,凡涉及需要通过车端设备获取视频或图片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车外或车联网的功能,规定“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
一位国际知名传感器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王睿(化名)告诉车市物语,“从技术角度看,车企可以实现图像脱敏处理,但前提是需要软硬件支持,例如对图片识别和模糊化处理的算力支持和OTA的在线升级。”
“如果一开始就将数据合规问题考虑进去,后续不会影响功能使用。”一位智己汽车内部人士称。据悉,智己L7推出一款Carlog智能车载摄像系统,拥有一亿五千万像素,4K高清视频拍摄等功能。
这一功能和一台行走的高清照相机没有区别。但上述人士坦言,“主要是针对风景拍摄,如果牵涉到人脸等敏感信息,传输到车外会做模糊化处理。”
至于老款车型能不能实现脱敏处理,王睿称“软件层面,从算法来讲,对图像的敏感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并不难,可通过OTA升级的方式落地,但需要一定的开发和测试周期。”
“关键是硬件层面,如果算力不支持,就没法做到脱敏。”通常,4-5TOPS算力的座舱芯片应该能支撑在车端完成脱敏处理,如高通8155芯片。
这也意味着,数据合规正倒逼车企进行软硬件升级,之间必然会增加额外的成本。车企需要在成本与功能效果、收益等方面进行权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用户都没有办法在云端使用实时的带有画面“监控”功能,主要是脱敏有延迟性。因此,类似于车外拍照功能,“最糟的结果可能是功能永久下架。”王睿强调。
比如,长安的远程智能泊车之所以关闭,是因为用户可以在车外实时、直接观看或保存车辆摄像头的数据,所以在脱敏之前有合规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以后不能享受智能泊车功能。长安工作人员对此表示,目前关闭的是长安6.0泊车系统,如果是长安5.0泊车系统的话,不会拍摄到车外的画面,所以功能方面会进行保留。
未来,车企需要做好数据合规方面的安全设计,行业也要一起去规范每一类技术的边界。
03 数据合规拖累自动驾驶研发步伐?
实际上,与“车外拍照”相关的功能只是摄像头的作用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摄像头是自动驾驶汽车采集信息、分析图像的重要途径,在L2级以上自动驾驶中起着主导作用。
车厂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安装在不同位置上,实现路标识别、行人识别、车辆识别以车道线感应等一系列功能。在数据合规的限制下,既然车主不能远程访问车外摄像头,那是否会拖累车企智能驾驶研发的步伐?
“中国政府没有规定‘不许采集,不许使用’,车载摄像头采集、实时处理使用,这个是容许的。如果开发中构建场景库要保存图像,这个要脱敏,让数据合规才行。”朱西产对车市物语解释。
“这对国内车企来说,难度并不大,但对欧美车企来说,数据离境是一大难题,因为他们的研发团队不在中国本土。”比如,即使是“哨兵模式”功能的发明者特斯拉,也已在中国对该功能进行了关闭。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与自动驾驶技术特点存在明显的错位和偏差。
自动驾驶是依赖于AI的,而AI的训练需要海量的数据,尤其是自动驾驶这种复杂的AI智能,数据越多越好,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路况数据,以及原始图像数据,不然对于障碍物、线路、交通信号等识别准确率就不够。
业内人士提出建议,对于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车企应该提供最大限度的透明,充分给予消费者分享和停止分享个人信息的自主权,而对于法律法规尚无明确要求的领域,车企也要主动履行消费者隐私选择的告知义务,并将其有效控制在“最小必要”程度之内。
由于智能汽车是一个新物种,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案,目前,国内正采用循序渐进的过程化方式,法律也在随技术不断地迭代。
比如,在消费者还在担忧“车内有没有必要装摄像头”时,出于公共出行安全考虑,国内已率先对“两客一危“等商用车车型安装DMS(防疲劳预警系统)作出强制要求,乘用车搭载要求也在推进制定中。
在海外,E-NCAP已经明确,基于视觉的驾驶员监控功能,将成为新车获得五星评级的必要条件。同时欧盟也颁布法规,2022年7月后,所有具备 L2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包括载人及载物)将强制装配疲劳分神预警系统(DDAW)。2024年7 月之后,所有的新车将强制安装此功能。
一般,车内的监测功能在底层设计上要 off-line。采集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本地处理,处理完毕之后就删除。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储存照片或视频的机制,从系统层面可以设计。
事实上,现在很多耳熟能详的车企也是这么设计和要求的。比如,蔚来车内搭载了驾驶员感知摄像头,主要用于监测驾驶员的驾驶状态。据介绍,蔚来会进行数据脱敏,解绑身份信息等技术手段。此外,这些数据信息都会有专属的服务器加密存储,过期不可追溯。
相比车内,车外数据保护、归属问题等还未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虽然我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体系,但国家对数据采集方式的控制大多适合身份信息保护,并不适合智能驾驶行为数据保护。
关于车内外隐私问题,朱西产提出要正确辩证地看待,智能化数据不能够不管,因为它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但希望是“管而不死”。
就像每个人的智能手机正面都有摄像头。技术、行业、社会的发洪流展,已经不是能够阻拦的层面了。只是如何设定智能汽车功能的边界,让技术为人类服务,现在全球都没有谁能给出真正完整的答案。
无论如何,智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把正确的尺子,这把尺子不一定要精准,但一定是能指导正确的方向。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